01/25
2025

2024年中国企业进军海外市场概况:欧美市场总结

2024年,中国企业在市场需求、资源获取、品牌全球化和风险分散等因素的驱动下,继续寻求全球扩张。本报告总结了2024年中国企业进军欧美市场方面的表现、投资趋势、挑战和政策环境。

中国企业在欧美市场的整体表现

尽管2024年中国企业在欧美市场的整体表现数据有限,但一些关键指标表明情况喜忧参半。包含中国企业的MSCI新兴市场指数在2024年的总回报率为7.50%,优于MSCI EAFE发达市场指数,但明显低于美国市场。同期,美国主要市场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总回报率为25.02%。

中国企业在欧洲市场面临挑战。2023年,中国企业在欧洲的收购数量降至12年来的最低点,交易数量从139笔减少至119笔。这种下降归因于中国自身的经济挑战,例如房地产危机,这使得企业不太可能向海外扩张。

尽管面临这些挑战,但一些行业表现良好。2024年,上证综合指数上涨12.67%,恒生指数飙升17.67%。这种增长部分得益于电动汽车(EV)和可再生能源等行业的强劲表现。此外,欧洲主要股指也表现不一,德国DAX指数上涨18.85%,而法国CAC 40指数则下跌2.15%。

投资趋势

关于2024年中国企业进军海外的数量和投资额的数据有限。然而,现有信息表明,中国企业继续专注于全球扩张。德勤中国在截至2024年5月31日的财年中协助了2000多家中国企业在96个国家开展业务。自2005年以来,中国在海外的投资和建设总额已超过2.5万亿美元。

在欧洲市场,中国投资在2023年降至68亿欧元,为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一下降归因于中国的经济困难、严格的资本管制以及欧洲对外国投资审查的加强。然而,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大量投资推动下,绿地投资依然强劲。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企业在欧洲的收购有所下降,但绿地投资,尤其是电动汽车领域的绿地投资却在增加。这表明投资策略正在转向建立新企业,而不是收购现有企业。

在美国市场,由于政治紧张局势和监管审查,中国投资面临阻力。一家风险投资公司预测,中国对美国的投资可能会从2023年的280亿美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的100亿美元。此外,寻求在美国市场上市和再融资的中国企业的融资活动也出现了大幅放缓。

主要趋势和挑战

趋势

  • **从寻求市场转向全球一体化:**中国企业不再仅仅寻求新市场,而是越来越注重融入全球供应链和打造国际品牌。
  • **专注于高端制造业:**中国企业正在通过投资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和智能设备等高端制造业和科技领域来提升价值链。
  • **市场多元化:**虽然北美和欧洲仍然很重要,但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将目标瞄准东南亚和中东等新兴市场。
  • **“走出去”战略:**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采取“走出去”战略,即必须进行全球扩张才能保持竞争力。
  • **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随着中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中国企业掀起了新一轮的海外扩张浪潮,这与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和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的趋势相似。
  •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中国在利用外资方面经历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转变,现在正努力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
  • **更高的利润率:**中国电动汽车生产商在欧元区的利润率最高可达中国的10倍,这促使他们积极拓展欧洲市场。

挑战

  • **国际市场的不稳定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经济波动和日益增长的合规要求对在海外运营的中国企业构成挑战。
  • **竞争:**中国企业在欧美市场面临来自老牌企业的激烈竞争。
  • **合规和监管环境:**适应当地文化、驾驭不同的监管环境以及确保遵守当地标准仍然是重大障碍。
  • **品牌建设:**在新市场建立强大的品牌认知度和信任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投资。
  • **价格竞争加剧:**中国日益增强的价格竞争力对欧元区出口企业的业绩造成压力。

政策环境

2024年,欧美国家对中国企业进军海外的政策环境以审查力度加大和监管障碍增多为特征。

在欧洲,欧盟实施了“去风险化”措施,包括更严格的投资审查和关键原材料法规。这些措施旨在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保护欧洲的经济利益。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也取消了制造业的外国投资限制,以吸引更多外国投资。

在美国,政府继续收紧对中国投资的监管,尤其是在科技和敏感领域。美国还实施了旨在增强国内竞争力和减少对中国供应链依赖的政策。

有趣的是,欧盟和美国都在奉行旨在“去风险化”的政策,尽管方式不同。这表明,欧美国家对中国经济和科技崛起的担忧日益趋同。美国和欧洲对中国采取联合措施的指导方针是“三个D”:消除冲突、disentangle和拒绝。此外,中国在2021年6月通过了《反外国制裁法》,该法允许中国没收遵守外国对华制裁的公司的资产,并对这些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采取行动。

案例研究

成功案例

  • **迈瑞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医疗设备供应商成功地扩大了其全球业务,通过遍布全球的60家子公司为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
  • **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这家物流服务提供商专注于扩大其在亚洲的业务,充分利用该地区的快速增长。
  • **新兴中国品牌:**包括远景能源、安克创新和名创优品在内的多个中国品牌通过提供创新产品和适应当地消费者需求,在海外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

排名

排名 品牌名称 核心领域 地点 得分(10分制)
1 远景能源 风力涡轮机系统 江苏 9.9
2 安克创新 智能充电 湖南 9.7
3 名创优品 生活时尚零售 广东 9.6
4 Insta360 全景影像 广东 9.5
5 雷曼光电 LED显示屏 广东 9.3
6 石头科技 智能清洁设备 北京 9.0
7 赛格威-纳恩博 智能微出行 北京 8.9
8 三七互娱 游戏 广东 8.8
9 Shokz 运动耳机 广东 8.8
10 联影医疗 医疗技术 上海 8.7

失败案例

  • **中国企业在欧洲证券交易所上市:**尽管政府做出了努力,但鼓励中国企业在伦敦、苏黎世和法兰克福的欧洲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计划在2024年没有新增任何上市公司。这归因于流动性低、程序严格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总结与结论

2024年,中国企业进军海外的形势复杂多变。一些企业取得了巨大成功,而另一些企业则因经济逆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监管障碍而面临挑战。

2025-01-25
01/25
2025

社交 App 出海东南亚的机会与挑战

东南亚地区拥有超过 6.8 亿人口,其中互联网用户超过 4.8 亿,社交媒体用户渗透率高达 70% 以上 1,是全球社交媒体渗透率最高的地区之一 2。东南亚用户群体年轻化,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接受度高 3,且拥有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人均上网时长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4。这些因素使得东南亚成为社交 App 出海的理想市场。

本文将深入探讨社交 App 出海东南亚的机遇与挑战,并为有意进军东南亚市场的企业提供参考建议。

东南亚用户画像和行为分析

东南亚用户群体年轻化,85% 的用户年龄在 18 至 44 岁之间 3,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接受度高。 他们热爱网络冲浪,平均每天花费超过 3 个小时使用社交媒体 5,菲律宾和泰国用户的使用时长甚至高达 5 个小时以上 6。

东南亚用户高度重视社交互动,倾向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生活、表达情感和建立联系 3。 他们也热衷于在线购物,在东南亚依靠社交媒体购物的比例高达 78% 5。 这意味着社交电商在东南亚市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东南亚用户倾向于使用移动设备访问社交媒体,使用智能手机访问社交媒体的比率是笔记本电脑的 3 倍 3。 他们喜欢在社交媒体上观看视频内容,vlog、直播等短视频形式备受追捧 3。

东南亚主要社交 App 分析

东南亚社交 App 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巨头和本土应用百花齐放。以下是东南亚地区主要的社交 App:

社交 App 主要功能 用户群体 用户规模 用户活跃度
Facebook 社交网络、即时通讯、内容分享 广泛的用户群体,覆盖各个年龄段和社会阶层 4.82 亿 东南亚用户平均每月使用 7.5 个平台,Instagram 以超过 70% 的占比仍然保持着东南亚地区最受欢迎社媒平台榜首 1
Instagram 图片和视频分享、社交互动 年轻用户、时尚爱好者 8915 万 (印尼) 7 印尼用户32.5%的在线时间都花在社交媒体上 3
WhatsApp 即时通讯、语音和视频通话 广泛的用户群体,日常沟通的主要工具 - 89.3% 马来西亚 16 到 64 岁的互联网用户每月都使用 7
TikTok 短视频分享、直播、社交互动 年轻用户、内容创作者 1.11 亿 (东南亚六国) 8 -
LINE 即时通讯、社交网络、支付功能 泰国、台湾和印度尼西亚等地用户 - 90.7% 泰国 16 至 64 岁的网络用户每月都使用 7
Zalo 即时通讯、社交网络 越南用户 接近 1 亿 9 越南使用率仅次于 Facebook Messenger 9
YouTube 视频分享、直播、社交互动 广泛的用户群体 - 88.7% 新加坡用户每天使用 10
Twitter 实时资讯、公共讨论 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等地用户 - -

竞争格局:

2025-01-25